党江波官方网站
http://djbart.diaosu.cn
党江波首页>文章>正文

试论黄老无为体系下两汉陶俑之发展脉络

更新时间:2024-05-19 01:46:01 作者:dangjiangbo

试论黄老无为体系下两汉陶俑之发展脉络

作 者: 党江波

导 师: 邢永川教授

    内容摘要: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雕塑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俑的种类、数量、材质、颜色、造型、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陕西西汉帝陵陶俑数量很大,一般高50-60厘米。或上承秦俑,模制敷彩;或沿袭楚风,裸塑着衣。王侯墓中,除武装士兵俑外,家中奴婢和伎乐俑也占很大比例。型体略小于帝陵之制。低级官吏和地主墓中也有放置俑的,俑的构成主要是家内奴婢。西汉南方常见木俑,楚制依旧。而山东地区陶俑也继承了战国齐地古拙的传统。东汉伴随着庄园豪强的发展,与场景模型配置的小型陶俑多了起来,而且造型更为生动传神。其中河南的乐舞百戏、武装部曲俑;四川的劳作、说唱俑;广东的陶船及船夫俑;甘肃武威的铜车马仪仗俑代表着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引  言:

    [俑]是一种代替活人陪葬的雕塑,研究对象多为墓室中出土的考古发掘,俑的使用是为了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中国古俑在其盛行的从东周至宋代的约1500年中,弥补了同时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重大缺憾,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一:黄老无为之说——治黄老之术 实行无为而治

    西汉初期,汉高祖采用了“黄老”思想做为自己的统治思想。这种统治思想,在当时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秦代修长城、连绵三百里的阿房宫、一直到始皇帝死还没有修好的秦始皇陵以及春秋战国的连年混战,搞的国家一穷二白,人民苦不堪言,百业待兴,急需休养生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战争、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劳苦兵役,是顺应历史和人民的呼声的。

    “黄老之学主张实行“无为”政治,主张统治者“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用民力”等等,要求统治者适当减轻人民负担,不要过度地剥削和压榨人民。这就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人民发挥生产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这些基本主张既符合人民休养生息的愿望,也适合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1汉初的几任丞相,大都“治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

    西汉中期,汉武帝摒弃这种“黄老”思想,反对“无为”而治,而是采取相当强硬的政策,采用“外儒(儒家思想)内法(法家思想)”的统治思想,这又与当时西汉国力的强盛、匈奴的不可一世有密切关系的。

    黄老之学在汉初十分流行,有很大的影响。汉初黄老之学,促进了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统治阶级本身力量日益强大以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必然要求强化和集中权力,不可能长期安于“清静无为”的自由放任状态。”*1于是,西汉初期一度盛行的黄老之学,到了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也就随着国家由弱到强的转变,走上了由盛而衰的道路,最后让位于为汉武帝“有为”政治服务的董仲舒的新儒学理论体系。

    二:陵墓陶俑代表——兵马俑

    西汉初年,由于国家急需休养生息,汉高祖刘邦采用了“黄老”思想做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实行“无为”政治,主张 “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和“节用民力”等等,需要适当减轻人民负担,所以汉代雕塑与秦相比就又有其不同之处。

    首先,它没有像秦代兵马俑那么庞大的工程,尺寸约五十公分左右,只有秦俑大小的1/3-1/5,由于西汉的政治稳定,人殉意味已不多存,转为人间场景的呈现。

    其次,在造型上秦俑和汉俑的不同处,在人物塑造上,身体及四肢造型比较简单;手脚以木头制作再接上;减少了脸部细节的雕刻,以彩绘替代刻画细节;人物传神表情丰富,动态鲜活;尺寸约五十公分,为真人大小的1/5;姿势已不多,多为自然的动态;跪祭姿势的出现;表现平民日常生活及道具;将对象缩小,表现了雕塑能力的提高;场景与人俑相结合等等。

    [汉承秦制],西汉前期,某些军功显赫的将领及受封的诸侯王,也使用陶塑兵马俑随葬,以炫耀其生前地位与权利。“一九六五年秋出土于咸阳杨家湾汉墓的十一个从葬坑(号称三千人马)的彩绘兵马俑中,计有骑兵俑五百多件,步兵俑一千八百多件。墓主人可能是西汉重臣周勃、周亚夫父子。骑兵俑高六十八厘米左右,步兵俑高约四十四至四十八厘米,制作精细,神态威武。骑兵俑与步兵俑分置与不同坑内,和秦俑坑车、步、骑诸兵种混合编队的情况不同;骑兵在总兵力中的比重也明显增加,显示了文、景时期骑兵有了巨大发展的状况。”*2《史记.匈奴列传》曾有:汉文帝时,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于公元前166年“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3的记载,证明当时汉王朝骑兵军事力量的强大。

    出土的兵俑有执  俑、执旗俑、敲击俑、舞蹈俑、指挥俑等不同职能的将士。他们神态各异,服饰、姿势也各不相同。“从服饰上看,杨家湾汉俑服饰既继承和发展了秦服饰,又吸取了“胡服”、“楚服”的一些长处,是保存有三者服饰特色的新阶段,而以楚服饰的特点比较突出一些。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秦统一后,这许多“异”大体上都化为同了。秦始皇“兼收六国车骑服御”,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制。这些制度的确定,对汉代影响很大。”*4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言充分反映孔子非常反对以人形为殉葬品,因而此举也反映出人心的贪婪与不甘寂寞。  

    三:民间陶俑

    汉代雕塑所呈现的高度写实技巧与表达内在神情的传统,在以西安和洛阳的具有宫、官色彩的“京洛风”俑系和以四川地区为主的“巴蜀风”上充分的表达出来。“巴蜀风”其风格特色更为活泼自由,无宫、官气息,甚受民间赞赏。

    拂袖舞俑,是京洛风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俑着长袖舞衣,潇洒轻盈,体态婀娜,上身浅俯,缓扭腰肢,舞步轻蹈,双肩一上一下舒展长袖,似乎正踏着乐曲的节拍偏偏起舞,优美动人。恰于汉代词赋中所描写的‘振飞   以舞长袖,袅细腰以务抑扬’、‘振朱履于盘撑,奋长袖之飒丽’等丽句相印。可见,这精美的拂袖舞俑,正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长袖善舞’之生动写照。”*5

    四川地区由于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文化艺术独具特色,民间艺术更发展蓬勃。四川不少地区因而出土了说唱俑,反映了汉代四川民间艺术的发展情况。其中特别为人所称道的是出自成都天回山的东汉击鼓说唱俑。表现一名老年侏儒俳优赤膊光脚,右臂挟鼓,左手持鼓槌,表演到高潮时,情不自禁地扬臂抬腿的情态。“这件俑,艺术处理上采用了大胆夸张,寓神于情的手法,将说书人伸头拱背,挥手抬足,激情演唱的动作姿态,进行了大幅度的夸张强化,从大势情绪上加强了感染力。”*6

    与之异曲同工的另一件陶说唱俑出自郫县宋家林汉墓,表现的是一名说唱俑在表演中的一个瞬间──他大半身袒露,肥大的裤子系在脐下,两足蹀躞,歪头耸肩,舌头舐着上唇,神态非常滑稽。重庆鹅石堡山汉墓所出的一件以红砂石雕凿的俳优俑,坦腹仰首箕踞而坐,一手握拳,一手伸开,说唱到忘情处,也吐出舌头。类似的说唱奏乐俑在四川还有很多,都很富于风趣。也许,这正反映了四川人所特有的幽默性格。至今,四川地方戏曲中仍然保留着那种带着地方特色的诙谐与技巧。

    由于政治上得到暂时安定,农业大为发展,使得一般地主官宦们过着“谷物满仓,牛羊成群”的安乐生活,反映在他们的墓葬明器中,陶塑的猪、狗、牛、羊、鸡、鸭等家畜家禽以及粮食、井栏、炉灶、楼台等小型模型非常常见,可说是西汉墓葬的突出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河南辉县百泉出土的陶羊、陶狗、陶狐等作品,造型浑厚有力,神态刻画细腻感人,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着观众,从这组动物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到当时雕塑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7

    小结:

    雕塑艺术与其它造型艺术一样,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反映,它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由于两汉时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因此,它所形成的国家强盛和雄健的民族气魄,也很自然的反映在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中,使的两汉时代的雕塑作品不论在题材内容、整体造型等方面都具有磅礴的气势。

    汉代墓俑即便在轮廓和造型上,难免尚有古拙简括之处,但由此更增强了任务神态的含蓄沉稳,更为耐人寻味。汉代陶俑正是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出现的。

注释*:

*1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第15页

*2  《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编2》 第9页

*3  《史记.匈奴列传》

*4  《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  第30页

*5  《中国雕塑的研讨与创作》  第20页

*6  《中国雕塑的研讨与创作》  第22页

*7  《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编2》  第25页

参考文献: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于孔宝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

《中国雕塑的研讨与创作》  邢永川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8月1版

《中国雕塑艺术史》        王子云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版

《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    杨秉礼等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5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编2》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年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